今天,春分,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也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
古有春分養生之說,時令養生多與大自然的季節變換密切相關,所以養生須順應節氣特點,講求平衡,才能為一年健康打好基礎。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專家提醒:春分養生,重在養肝,因為春季與五臟的肝相應,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同時保證睡眠質量,才有利于肝臟健康。
春分養生4大注意事項

1.飲食方面:關于春天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中醫也有很多講究,俗稱吃“春”。春分時節,飲食方面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調和。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調和互補之目的。
2.睡眠方面:睡眠充足能助人心情平和、提高免疫力,也有利于血壓穩定、肝臟健康。早睡早起,保證6-8小時睡眠,可迎合春天之朝氣,消除成年人暮氣;如果覺得困乏,不妨補個午覺,消除疲勞。
3.精神方面: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如果不注意情志調攝,肝氣抑郁,容易生病。比如情志不暢,肝陽上亢,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病者易發生中風。患有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的人到了春天也易復發。
4.保健方面:可利用居住環境進行簡單的健身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如爬樓梯、跳繩等。另外,春季體弱者易生病,舊病者也容易復發,加之各種細菌、病毒繁殖較快,各種傳染病也多,可以適當補硒。
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生命活動非常重要,參與合成人體內多種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功能。對大多數人而言,適量補充硒,它的抗氧化性和調節免疫的功能,對維持身體健康、預防某些疾病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春分天氣狀態不穩定,早晚氣溫偏低,不但容易誘發年老體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癥,對于長期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和高壓力狀態下的“亞健康人群”,多注意以上4個方面,防范可能出現的“未病”。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text-indent: 35px;">(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