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重金屬(鉛、鎘、汞、砷)的污染日益嚴重。
研究證實,這些重金屬污染物可以通過食物和飲水攝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膚接觸等進入人體,然后,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積蓄起來,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癌癥死亡病例超過281萬。
其中,肺癌死亡比例超過35%,居所有癌癥疾病死亡率之首。平均每15個死亡者中,就有一個是肺癌患者,且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成為影響中國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隨著控煙措施的推行,吸煙人數已大幅度減少,但肺癌人數卻在逐年增加,專家表示,霧霾天氣很可能是誘因之一。
中國霧霾到底有多嚴重?作為重霾區的北京最有權回答這個問題。
《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北京共發生重污染23天,嚴重污染4天、重度污染19天、中度污染37天、輕度污染78天。這意味著一年中北京有近一半的時間處在“仙霧繚繞”中。
霧霾天氣頻繁,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氣污染物排放逐漸增加,污染主要來源于重化工生產、汽車尾氣以及地面灰塵等。這些污染物中大多含有鉛、錫、鎘、鉈、鎳、汞等有毒重金屬。
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重金屬污染已是無處不在。除了霧霾裹挾重金屬“撲面而來”,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水源都受到了威脅。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江河湖庫底質的污染率高達80.1%;黃河、淮河、松花江、遼河等十大流域重金屬超標污染的程度均為超V類(即無用臟水),其中黃河的鎘含量超標達到16.7%;太湖底泥中銅、鉛、鎘含量均處于輕度污染水平。
土壤方面,我國耕地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率則達到16.67%,占耕地總面積的1/6左右,其中鎘超標高達25.20%。
水、土壤、空氣,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要素都處在被污染的威脅中,這也導致了國人體內的重金屬超標現象較為嚴重。
美國在對部分中國新移民進行身體檢查時,發現他們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都超標或嚴重超標。

重金屬污染使人致畸、致殘、致癌。
重金屬在環境中無法降解,一旦進入人體后,就會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在體內蓄積,造成慢性中毒,使人致畸、致殘、致癌,嚴重傷害人體健康。
硒是重金屬的“天然解毒劑”
國內外科研人員通過大量研究發現,硒是一種理想的“天然解毒劑”。
硒可拮抗重金屬產生的毒性,保護人體組織,減緩機體受到的損傷。實驗發現,硒可以減少鎘的吸收,降低鎘在體內的蓄積,緩解由鎘誘導的腎中毒;幫助抑制鎳的致癌作用和砷的致畸作用;預防甲基汞中毒;拮抗鉛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傷。
硒對重金屬有解毒功效,是因為硒和重金屬有很強的親和力,在體內可結合形成無毒的金屬硒蛋白。
硒是帶負電荷的非金屬離子,而有害的重金屬帶正電荷,正負電荷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故硒在體內能與鎘、汞等重金屬結合,形成無毒的金屬-硒-蛋白復合物,并最終排出體外,達到排毒、解毒功效。
在一項重要的研究應用中曾提到,“補鈣不排鉛,等于白花錢”。因為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為防止骨質疏松常年服用鈣片(也含有維生素D),但依然效果不佳。
這是因為目前環境中鉛污染較重,帶有正電荷的鉛離子充斥在機體內,腸道黏膜也如此,而帶有正電荷的鈣離子因同性(電荷)相斥原理,不能被腸道黏膜吸收。
補硒后,硒促進了鉛從人體排出,鈣便能在腸道得到很好的吸收。鈣元素雖帶正電荷,卻并不被硒蛋白排除,因為硒與鉛存在拮抗作用,而硒與鈣存在協同作用。
重金屬污染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它就像一個“隱形殺手”,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我們的身體。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正常成年人應每天至少補充60微克的硒,以降低體內重金屬蓄積的毒性,而特殊人群,如交警、司機、長期吸煙者每天的補硒量則應達到100-200微克。
另外,在工作環境中或生活中,經常接觸電視、電腦、手機等輻射干擾的人,要補硒,因為補硒可以保護造血系統,最大限制地減少輻射傷害。
硒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學作用是多方面的,從理論上講,抗氧化性是生物學作用的基礎。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部分,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可以清除細胞產生的自由基以及脂質過氧化物,保護細胞不受傷害。
因此,硒以及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缺乏,可引發糖尿病、冠心病、心臟病、肝功能損傷等一系列疾病;補充硒,則對這些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硒,排毒解毒之寶!
硒并不是萬能的,但是缺了硒是萬萬不能的
不是補硒可以“治病”,而是缺硒才使人們得病!(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