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草性味功效與中醫藥結合
1、蟲草的性味功效
中醫認為,蟲草甘、平,入肺腎二經,既能補肺陰,又能補腎陽,主治腎虛,陽萎遺精,腰膝酸痛,病后虛弱,久咳虛弱,勞咳痰血,自汗盜汗等。
早在一七五七年《本草從新》中就有“冬蟲夏草甘平保肺,益腎,補精髓,止血化痰,已勞咳,治膈癥皆良”的記載。《藥性考》也有“秘精益氣,專補命門”的記載。由于蟲草性平力緩,能平補陰陽,是一種能同時平衡 、調節陰陽的中藥。
2、蟲草性味功效與中醫藥養生基本原則的結合
陰陽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條件,陰氣強盛,人體才會強壯,才能抵制病毒的侵害保證健康。陽氣對人體也有重要意義,明代名醫張景岳是這樣說的:“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之此一息真陽” 。
蟲草這種特異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陰陽學說哲學思想,使抽象的哲學陰陽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細化,也體現了養生動靜結合和形神兼養的基本原則,因為形屬陰主靜,氣屬陽主動,所以養生既提倡“養身莫善于動”,又強調“養靜為攝生之首務”的原則。
蟲草生理特點與中醫藥結合
1、蟲草的生理特點
蟲草來源于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幼蟲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古人因為這個菌的外觀,想象它在冬天化為蟲以活動,夏天卻成為菌而從地上長出來,所以稱之為冬蟲夏草。雖然這只是古人的想象,卻也為冬蟲夏草增添了許多神秘藥效的傳奇。
民間很早就有“冬天是蟲,夏天是草,冬蟲夏草是個寶”的說法。《本草從新》也有相關記載:“夏為草,冬為蟲,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土上,與身俱化為草。”
2、蟲草生理特點與中醫藥文化的養生目的結合
蟲草的變化生長,實為生物界中的一大奇觀,生命的終始在一年之中便得一個輪回,天地造物的奇妙。
蟲草這種特異生理特點昭示了自然規律的哲學理論。人的一生要經歷生、長、壯、老等不同的生命過程,衰老是生命活動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衰老之遲早,壽命之長短,并非人人相同,究其原因,多與養生有關。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在尋找長生不老的密方。
蟲草不但能迅速調和陰陽,而且在祛邪扶正,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方面有顯著功效,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免疫調節的能力。通過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衰老和自然性衰老的抵抗,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蟲草生長環境與中醫藥結合
1、蟲草的生長環境
被譽為“雪山珍寶”的冬蟲夏草是多產于青藏高原,一般生長在海拔 3500--5000 米的氣候高寒,土壤濕潤,且含有機質的高山草顛頂部和分水嶺兩側的草地及地勢較平緩的山坡上。
2、蟲草的生長環境與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整體觀念,中醫養生學的結合
蟲草的形成過程是不斷發展變化及需要多方面因素配合才能完成的,正如一個人要健康生活也要不斷進步及需要五臟六腑功能正常,精氣血津液充足等,人也是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方不正常或不足都會發病,這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哲學理論的體現,進而說明了整體觀念的基本特點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
日常生活中,人們雖然無明顯疾病,卻經常服用一些補益之品,補益身體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需要。蟲草集中醫藥文化和養生保健于一體,人體生病是邪氣侵入,與正氣斗爭,也就是致病因素與人體抗病能力之間的搏斗,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的結果,通過服用蟲草能平衡陰陽,達到中醫常說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要精力充沛,必須使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保持正常,也就是要體內的氣血陰陽充實而又平衡,不斷補充各組織器官的消耗,蟲草的神奇功效證明了其補益的獨到性。蟲草特殊的生長環境和生理特點是一種高貴的象征,是一種地位的標示,蟲草從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出發,以正氣為本調攝機體臟腑,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衰的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