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到9月23日,這34天氣溫波動最大、波動最頻繁的時候。一天中的氣溫跨度,最大可能到10℃之多,晝夜溫差大最受影響的是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爆發期。在這兇險的34天中記住五點健康度過。
1.吃得“潤一點”
“出伏”之后,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干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與其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2.揉得“勤一點”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如果這時勤按揉頭頸部,可以防止血壓突增。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介紹,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鐘之間的范圍,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3.補得“補一點”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還可以多補點“補硒保健品”。心腦血管患者每天補充250-300微克的硒元素,可保護缺氧的心腦細胞,保護心肌和血管內壁細胞。
![睡得早業???]()
A54K5" src="/uploadfile/2017/0823/20170823100314511.jpg" />
4.睡得“早一點”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引發心血管疾病。專家介紹,晚上11點到凌晨2、3點,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錯過這個時間段,睡眠質量就會大打折扣。一般最好10點半就應該上床睡覺了,特別是凌晨1點到3點一定要入睡,否則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
5.穿得“暖一點”
雖然我們常說“春捂秋凍”,但對于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薄衣”。這樣溫差對于身體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的多!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護好脖子、后背、腳部,這些都是血管最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2px;">(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