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眼中的一滴淚
文章來源:鄭州桂仁醫藥發表時間:2016-10-08 10:12:56
1921年英國學者弗萊明提出一個疑問,人眼終日睜著為何不受細菌感染?他將培養好的細菌滴到眼淚上,細菌很快死亡。于是他斷定,人眼淚中存在一種能消滅細菌物質,經過多年研究,他終于在眼中找到一種未知蛋白質,當它遇到細菌時,細菌的胞壁很快就會被熔化掉,使細菌喪失抵抗力而死亡。科學家將這種能溶解細菌胞壁的蛋白質稱為“溶菌酶”,眼中的溶菌酶殺菌力很強,尤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具有驚人的殺傷力。然而限于當時條件,對溶菌酶的結構及它殺菌的機理無法得知。弗萊明所說未知蛋白質就是今天的硒蛋白溶菌酶稱“谷胱甘肽過氧化酶”。
60年代劍橋學者柯比教授發現眼淚中的溶菌酶和其他的溶菌酶不一樣,眼淚中的菌酶個子小到處亂躥,并常吸附到細菌胞壁的夾縫里興風作浪,大顯神威,使細菌土崩瓦解。那么溶菌酶是怎樣打擊細菌的呢?柯比教授的研究,使溶菌酶的“酶鉗”直接鉗住細菌糖蛋白中的兩個糖環的氧,從而降低鍵能,使糖鍵很快斷裂,于是細菌遭受滅頂之災。由此人們便知,眼睛終日睜著未被細菌感染的秘密,這是硒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