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 24小時晝夜均分,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秋分預示著夏季將徹底結束,秋季的全面開始。從養生角度看,秋季可是很關鍵的節氣。因為漫長炎夏與冷冬的交替,需要更多呵護,讓身體能夠儲存能量度過寒冬。那么,秋分養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秋分養生謹記4打注意事項

胃部保暖,防止寒涼
秋分以后,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所以,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飲食溫潤,宜食辛酸
在飲食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還可以多吃百合、銀耳、秋梨、蓮藕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早臥早起,適當運動
宜早睡早起。早睡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秋季養生,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比如: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又可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引發疾病。
進補有度,切勿過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正是秋季進補的好時節,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并且進補應分清虛實,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只有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當然,秋季進補別忽視營養元素的補充,比如微量元素硒,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機體的生理代謝等活動,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和抗氧化功能。而秋季又是一個疾病多發的季節,此時適當補硒再好不過。特別是一些抵抗力差、中老年人以及慢性疾病人群都可以適當補硒。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后,氣溫驟降,氣候干燥,不少人難以避免地出現鼻干、咽干、咽癢、皮膚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瀉等各種不適情況,所以秋分后更要多注意養生保健。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text-indent: 35px;">(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