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3000萬,且發病年齡越來越趨向年輕化。最近的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硒含量明顯低于健康人。人體缺硒是引起糖尿病發生的誘因之一,會導致一系列糖尿病癥狀及并發癥出現。
硒是一種近年來廣受學術界重視和研究的微量元素,它被證實與人類及其他物種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聯系。硒在成年人體內含量為14~21毫克。目前研究發現,硒的生理作用較多,包括:消除脂質過氧化產物,保護生物膜,抗自由基,抗衰老,消除毒素,影響核酸、蛋白質和黏多糖的合成及代謝,參與免疫 調節等。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國家食品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盧良恕曾這樣說:“人類的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癥、肝炎等40多種疾病的發生與缺硒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當胰島分泌功能受損傷時,血清及胰腺組織的GPx活性顯著降低,脂質過氧化物含量明顯上升,經補充硒,胰島分泌功能提高的同時,伴有血清及胰腺GPX活性水平升高及脂質過氧化物含量的顯著降低。說明胰島的傷害是缺硒引起的過氧化損傷。
研究觀察到糖尿病小鼠的GPx(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SOD(過氧化氫酶)均呈下降或下降趨勢,補硒能明顯提高GPx和SOD的活性。另一方面,糖尿病小鼠胰腺的脂質過氧化物含量明顯提高,補硒亦可使其明顯下降。經糖尿病人口服硒后,觀察到患者胰島GPx活性顯著提高,血漿脂質過氧化物水平顯著下降,說明硒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和預防有一定意義。
缺硒降低了胰島的GPx的活性,使內質網受到自由基的攻擊,受傷的內質網減少了胰島素的分泌。補硒可保持GPx應有的活性,可避免內質網受自由基的攻擊而遭傷害,健全的內質網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