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藥如其名,有五種味道,辛、苦、甘、酸、甜。在《唐本草》早有記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人生五味它都具備,所以稱為五味子。
中醫理論認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腎,辛入肺。因此有醫者認為五味子是一味可補肝、心、脾、肺、腎的中藥。
01養肝
五味子酸溫,能夠養肝血,目受血而明,因此五味子能補肝血而明目。
02補心養腎
五味子既入心,滋心陰;又入腎,滋腎陰,能夠讓心腎相交。中醫認為,心火降于腎,溫煦腎陽,使腎水不寒,腎陰上浮于心,平心火,心腎相交,水火相濟。心腎相交重要意義是心神有所居,讓我們睡得好。如果心腎不交容易失眠。
03補脾益肺
五味子甘溫入脾,能夠溫補脾胃。辛入肺,補肺,用于肺虛久咳。五味子通過收斂肺氣,還能止汗。
需要注意的是五味子不適合實性咳嗽,由五味子、麥冬、人參組成的參麥飲,感冒和脾胃虛弱,咳嗽有痰的人群不宜使用。
(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